回到顶部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欧亚腹地提供了一条“去俄罗斯化”的陆路通道。自俄乌冲突导致传统北线中欧班列运力受阻以来,该走廊货运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达到450万吨,同比增长60%。目前,中国至土耳其段运输时间已从20天以上压缩至15天,土哈两国设定的目标是进一步缩短至10天,以显著提升其对传统北线的替代能力。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共同签署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土耳其共和国联合声明》
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大规模的基建投入与协调。哈萨克斯坦正在推进“跨哈萨克斯坦走廊”计划,包括新建1700公里铁路和升级3000公里既有轨道,以强化其欧亚陆桥的核心地位。土耳其则致力于提升关键节点运力,如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BTK),并大力推动数字化口岸建设,将货物申报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30分钟。与此同时,两国正就统一费率进行谈判,以增强走廊的整体竞争力。
土耳其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建立在高度互补的战略利益之上。对土耳其而言,中间走廊是其推行“泛突厥主义”经济战略、深化与中亚突厥语国家联系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将其影响力从安纳托利亚扩展至里海以东。而对哈萨克斯坦来说,该走廊是其摆脱对俄罗斯过度依赖、增强战略自主性的关键路径。202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过境货运量已达1460万吨,区域物流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间走廊)
能源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哈萨克斯坦每年经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向土耳其输送约140万吨石油,双方正在商讨扩容方案并评估新路线潜力,以强化哈萨克斯坦能源出口的多元化。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崛起标志着欧亚大陆贸易路线的结构性转变。它不仅是一条运输通道,更成为连接欧洲、中亚和东亚的经济纽带,其意义远超简单的物流替代方案。对中国而言,该走廊提供了稳定的南线替代方案,降低了供应链风险,但也面临土耳其极端思想渗透和美西方增强中亚存在的潜在挑战。
然而,该走廊的发展仍面临多重考验:基础设施瓶颈尚未完全消除,沿线国家政策协调成本较高,大国博弈可能加剧区域不稳定。更重要的是,土哈两国需要在吸引西方投资、安抚俄罗斯安全关切与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之间保持微妙平衡。另外,美国通过租借赞格祖尔走廊100年,意图将北约力量延伸至里海沿岸,而这条旨在对冲赞格祖尔走廊战略压力的贸易通道,其最终走向不仅关乎区域经济整合,更将对欧亚大陆的力量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它可能成为促进区域稳定与共同发展的黄金动脉,也可能演变为新一轮地缘对抗的前沿阵地。该走廊的未来将取决于相关各方能否超越零和博弈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