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清桥国际安保集团官网!
Qingqiao Culture
清桥文化

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桥资讯 > 清桥视界 > 韧盾
郑州韧性城市建设:从暴雨之殇到韧性之城的系统重塑
发布时间:2025-08-08 来源:清桥 浏览次数:
2021720日,一场突破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席卷郑州。24小时内降雨量高达624.1毫米,相当于将317个西湖的水量倾泻在这座中原大地上。洪水涌入地铁隧道,淹没城市干道,基础设施几近瘫痪,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场“7·20”特大暴雨,如同一记警钟,迫使郑州这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深刻反思,并由此开启了系统性重塑城市灾害防治体系的韧性城市建设征程。

基于深刻教训,郑州创新性地构建了31382防洪防涝体系,通过多维度协同推进城市韧性建设。在基础研究层面,重点开展暴雨强度公式修订、内涝高风险区识别和超标应急体系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建立了覆盖1239平方公里城区的雨水数字模型,整合300公里河道和4000公里管网数据,实现从经验防洪向数字防洪的转变。

c0def9074739448b0497401cdad2dfcd.jpg

7·20郑州特大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

规划体系构建体现系统性思维,包括3项综合规划和8项专项规划。其中,《郑州市防洪规划》等从流域层面统筹考虑,《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等则聚焦具体领域。工程实施层面,计划到2025年新建改造雨水管网1200公里,建成20个海绵型社区示范项目,全面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技术创新为韧性建设提供重要支撑。郑州构建了空天地水一体化监测体系,运用无人机、无人测量船等设备实时获取灾情数据。数字孪生黄河系统实现险情模拟推演,智慧防汛平台建立气象与积水深度联动预警机制。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整合多维数据,为全生命周期城市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ec8806d82edbabee0b7b7b345933092d.png

郑州贾鲁河——蓝绿交织防洪防涝体系

在工程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三大类项目:一是完成贾鲁河等124条河流卡点整治和138座水库除险加固;二是恢复48平方公里被侵占水面,增强城市调蓄能力;三是全面升级排水系统,包括管网改造、泵站新建和超标雨水行泄通道建设。这些工程体现了平灾结合的韧性理念。

郑州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一是构建了政策、工程、技术、治理四维联动的韧性城市框架;二是突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应对;三是将韧性理念融入城市治理各环节,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设施设计。这种系统性的韧性提升路径,为全球高密度城市应对气候风险提供了有益参考。

366704455711e2ec9fb59bdd8ffe409f.jpg

河南气象智慧大屏

“7·20”的暴雨之殇,到如今科技与系统之力交织的韧性之城,郑州的蜕变之路充满艰辛却意义深远。在气候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时代,城市安全已从传统的工程防御,跃升为涵盖空间规划、技术创新、精细治理与社会动员的复杂系统工程。郑州以洪涝统筹、平灾结合、智慧驱动的实践,不仅为北方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更在全球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十字路口,刻下了中国城市的韧性印记。这条重塑之路,仍在延伸。

老挝:+8562026 885 687         国内:+0086-27-81305687-0                

电子邮箱:G5687@qingqiao5687.com

版权所有:清桥国际安保集团     备案号:鄂ICP备2024050000号-1

清桥资讯

G5687
电话
400-6689-651

扫码加微信

首页

微信

扫码加微信

电话咨询

facebook

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