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在纽约市皇后区南牙买加社区的一处街角,原本平平无奇的沥青路面被改造成下沉式绿地,暴雨来临时,这里会像海绵般吸收数万加仑雨水。这个看似简单的改造,正是纽约市应对气候变化最具标志性的尝试之一——暴雨试点计划(Cloudburst Pilot Projects)的缩影。
这场韧性城市革新,源于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2021年飓风艾达带来的暴雨让纽约传统排水系统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全市约60%的区域由于采取污水雨水合流制的排水系统,一旦暴雨陡降,排水系统因设计容量不足,即缓冲能力欠缺,无法及时排出过量雨水,污水与雨水混合溢流,形成城市内涝及合流制溢流污染,间接导致细菌滋生,还造成受灾居民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皇后区南牙买加社区,这片紧邻牙买加湾的狭长地带,因地势低洼形,每逢暴雨便沦为"蓄水池"。2021年飓风艾达的72小时倾盆大雨中,遭遇了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社区积水最高深度达1.8米。这里生活的居民中,30%的年收入在美国贫困线下,暴雨将他们低矮潮湿却藏着最后一点体温的狭小居所——地下室彻底倾覆,据统计有超过2万居民受灾,占到常住居民总数的70%,这座百年老城迫切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既解决肆虐的暴雨洪涝,又能为弱势群体创造舒适、安全、绿色的空间。
纽约市政府意识到,必须将防灾设施与社区弱势群体的关怀深度融合,这种双重诉求催生了暴雨试点计划,并且在暴雨频发且贫困率较高的皇后区南牙买加社区优先实施,通过自然系统与灰色基础设施的结合,重构城市韧性水文循环。
在设计规划上,纽约将暴雨管理与社区更新结合,在街心花园下构筑下沉式绿地,采用分层结构,表层种植耐涝植物,中层填充碎石加速排水,底层铺设防渗膜防止地下水污染,将学校操场改造为可渗透地面,甚至在消防通道铺设透水沥青。这些设施平时作为公共空间使用,暴雨时则自动启动蓄水功能。在2024年夏季暴雨中,内涝积水时间从平均4小时缩短至45分钟。
纽约还将南牙买加社区的废弃街角绿地改造为下沉式雨水花园,并且种植有机蔬菜,通过“从雨水到餐桌”计划直接供应周边300户低收入家庭。居民参与种植、采摘并免费领取蔬菜,雨水收集系统为作物提供灌溉水源。
更创新的是“蓝绿屋顶”系统,将传统屋顶绿化与雨水收集装置结合,内置水量传感器,通过物联网编织成监测网络,能实时发送每个节点的水位状态,数据直接接入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为暴雨救灾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未来五年,纽约计划将南牙买加社区的试点经验扩展至全市20个高风险区域,同步推进《纽约暴雨手册》的标准化实施。这场以“韧性关怀”为核心的城市革命,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空间改造赋予弱势群体生存尊严,用技术创新缝合社会裂痕,让气候韧性建设成为城市对每个个体生命的郑重承诺。正如市长办公室气候顾问所言:“我们不仅要让城市不再被淹没,更要让每个雨滴都成为社区重生的契机,这场韧性革命的本质,是用人文温度浇筑城市的钢筋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