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巴拉望省位于菲律宾西南部,拥有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圈保护区”。然而,该省也蕴藏丰富的镍、铬等矿产资源。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矿产需求的激增,菲律宾政府计划扩大矿业开发规模,巴拉望省成为重点目标。
目前,全省共有11个正在运营的矿场,另有数十份采矿许可申请待批。但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长期指控采矿活动导致森林退化、水源污染及原住民社区流离失所。
2023年,由天主教会发起的“拯救巴拉望”请愿活动在两个月内征集到10万人签名,最终推动政府出台禁令。根据决议,未来50年将冻结新矿权审批,现有矿场的许可在25年内不得更新或扩展。
尽管菲律宾宪法允许地方政府制定环境政策,但中央政府近年来多次试图削弱地方环保法规。对此,环境律师安达(Tony Oposa)强调,巴拉望省的禁令基于地方自治权,马尼拉无权推翻。他解释称:“现行矿场可继续运营,但产量和占地规模必须维持现状。”
菲律宾矿业商会猛烈抨击该决议,称现有法规已严格限制环境破坏,禁令将阻碍国家利用矿产资源改善民生。商会警告,全球关键矿产需求持续增长,菲律宾可能错失经济机遇。
巴拉望省的采矿禁令虽已生效,但其长期稳定性面临政治考验。2025年5月,菲律宾将举行中期选举,现任省议会11名成员中10人寻求连任。若选举导致议会“大换血”,新议员可能迫于矿业游说压力推翻禁令。
分析人士指出,巴拉望省的决定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两难困境。菲律宾政府若强行干预地方政策,可能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若放任禁令实施,该国在全球镍供应链的地位或将动摇。